七月,由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院校举办的“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交流项目在俄罗斯巴尔瑙尔举行。我校和南方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13名医学生在阿尔泰国立医科大学开启了为期10天的暑期学习与文化交流之旅。这场跨越国界的旅程,以医学为纽带,串联起知识探索、文化碰撞与友谊缔结。
学术深耕:医学视野的多元拓展
访学期间,特色课程为学生们打开了医学学习的新窗口。化学实验课上,在当地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指定项目,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彰显着对规范与安全的极致追求,让大家深刻领悟到严谨是医学研究的基石。
急救技能培训更具实践意义,俄罗斯导师系统讲解并现场示范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础急救技术。同学们分组在人体模型上反复实操,导师的即时纠错与细致点拨,让大家对急救的时效性与操作精准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夯实了应急处置的理论与实践根基。
俄语书法课与心理课则从不同维度丰富了学习体验。从初学时对俄语字母的生涩,到练习后笔下的渐入佳境,同学们在笔墨间拉近了与这门语言的距离;心理课上,尽管语言壁垒带来些许阻碍,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的知识体系仍得以构建。
此外,对当地妇幼保健医院的参访,让学子们直观了解到俄罗斯在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及产房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特色模式,为医学认知增添了多元视角。

文化共鸣:跨越疆域的心灵对话
中俄文化交流课成为架起友谊的桥梁。两国学子互为文化使者,分享各自的节日习俗与民族传统,在语言互教的互动中,打破隔阂,深化理解。绘画课上,中国元素的熊猫、翠竹、寒梅与俄罗斯套娃在画布上相映成趣,课后的作品互赠与《我和我的祖国》《喀秋莎》等民族歌谣的交替唱响,让文化在共鸣中交融。
艺术与历史的探寻同样引人入胜。巴尔瑙尔艺术馆内,专业讲解员引领大家追溯西伯利亚地区尤其是阿尔泰边疆区的艺术脉络,每件作品都诉说着独特的地域故事;地方历史博物馆的实物展品与图文资料,清晰勾勒出巴尔瑙尔及阿尔泰地区的历史变迁、民族构成与自然生态画卷;天文馆穹幕影院里,宇宙与星空的科普影片让同学们辨识北半球主要星座,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科普教育方式,拓宽了认知边界。

知行合一:在自然与欢歌中沉淀情谊
课外活动为这段旅程注入了更多活力。乘坐观光巴士驶入阿尔泰山区自然景区,原始森林的静谧、溪流的清澈、山峦的巍峨,让同学们沉醉于西伯利亚南部的独特自然风光。徒步登山的挑战与俄式红菜汤、烤肉的味蕾盛宴,在轻松氛围中拉近了彼此距离。
项目收官的森林露天告别派对,将这份跨国情谊推向高潮。参与者用中俄双语写下真挚祝福并互换,载歌载舞的欢腾场面,让短暂的相聚化为永恒的记忆。
此次意义非凡的访学之旅,同学们收获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维度的大门,而在知识与技能之外,这场跨越国界的学习体验,更像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同学们在异国的生活中,真切感受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生活习俗——从医患沟通的细微差异,到医疗体系背后的文化逻辑,这些鲜活的体验让他们跳出了单一文化视角的局限,逐渐构建起更加包容、多元的国际视野。可以说,这场访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充电”,更是一次职业认知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为他们未来成为兼具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与人文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